休歇時,無論是睡覺或躺躺,甚或是休養傷病,我們都會需要一處安心舒適的臥房。 甚至在外投宿更不能沒有理想的安歇之所,如若找不到,我們的身心靈會感到如何?

肯定是疲憊、焦慮,不安,甚至恐慌… 

因此我們知道,一處理想的臥房對於我們的身心靈,是何等的重要!

又,假若我們24小時日夜被限制於內,即便是最舒適、豪奢的空間,此時您樂於享受還是痛苦被囚? 此處對您的意義是臥房還是牢房?

是的,臥房和牢房的差別只在於知感,在心境。如若無慾、無喜,縱使條件再好也是枉然。

狗兒也是如此---

穴居&護地盤

狗兒不但需要一處安定身心靈的空間休憩、睡覺,賞玩心愛之物,甚至避難(飼主往往是動物的威脅或災難而不自知);遇傷/病,更不能沒有這樣的空間靜養。 

狗兒是穴居動物,原始本能挖洞做窩,安心蟄居的條件便是僅容己身。因此這樣的空間需要隱密「如穴」。小小、私密的「避風港」讓純稚的動物身心靈安定,無驚無懼、無慾無求,無憂無愁,安逸、幸福,自在、快樂。空間若大了,反而缺乏安全感、壓力浮生,猶如時時外敵將入侵(註一)

牠們更是護領域的動物,空間越大,護衛心越強,壓力相對越大。 因此飼主如若擬人,給予大空間,未獲安頓的身心靈不僅發展出種種抵觸人類的作為(註二);爲了護衛所有的領域,稚弱的心靈牠神經緊繃、焦慮、壓力,身心靈無法放鬆;以致常態的洩壓,如啃咬、吠叫吵鬧等等(註三)。

安樂窩or牢房?

待籠子是可憐的嗎?如前,符合了知/感、意識,本質/天性,隱密如穴的空間本是牠們希求的安樂窩,怎會可憐?放任行動才是可憐的!無責任、無防護的放任,危害涵括了身心靈呢(註二/註四)!

極多的飼主忽略了狗兒的知/感、意識、特質/天性,若非忌諱狗兒待籠,便是人本主義的關籠。 人本主義對待或擬人化,其觀點、做法往往悖離其本質/天性、知/感、意識;於是對牠們的身心靈無妄的製造緊迫、壓力,出現不妙的發展或進入惡性循環(註四)…

狗兒的可憐不在關籠。可憐的是臥房因被當懲罰的工具變牢房,可憐的是超時的監禁。

關籠子是可憐的嗎? 可不可憐全在於飼主所賦予籠子的意義(想想新聞還見有人以搶劫爲求入囚籠呢),可不可憐全在主人對牠所製造出的知/感、意識。

◎.若是心覺不安,可以鏈繩或圍片輔助。◎.狗兒心智稚弱無能思慮、反省,因此偏失是以預防而非處罰。出現偏差並非牠的錯,而是飼主出的問題(缺乏防範意識,註五)。

處罰無能反省的動物一方面無效益;另方面暴露自己的無能、無理與野蠻,並無助於教育(註六);失當的懲罰有虐待之虞

籠子&獨處

狗兒情感豐盛/依戀,若未建立獨處模式(註七),極易產生黏不到人就痛苦萬分的“分離焦慮症”。而如若和主人同房共寢,不必同床,只要在視線範圍內就促主因(註八)。

不關不綁無保護,過度關/綁不人道

是人類,在動物之前不免人本主義,而人本主義過強勢。生活中即便人本主義需要而關(或綁)牠,也必須維護牠們的知/感、意識,順應牠們的本質/天性而施以掩飾--- 狗兒是逐慾動物,爲了心之所欲不惜赴湯蹈火、捨命逐慾(註九);因此要約制管理時,可運用獎勵以報償和掩飾-- 既然主人的獎勵是牠心之所欲,牠捨命求之(註九),待籠子又哪來的痛苦,何來可憐之虞?

◎.關籠子的狗兒需要關注牠排泄與放風的需求。排尿間隔:成犬約3~5小時(大量喝水時,難熬至2小時);幼犬發育未成,大小便次數更為頻繁。

以理解代替打罵!以教育代替棄養!因為有棄犬的形成、才有「頑皮狗」在此苦命的耕耘 也期待您一同來關懷週邊的家犬和流浪的無主狗…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趙馬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